田家四时
梅尧臣〔宋代〕
昨夜春雷作,荷锄理南陂。
杏花将及候,农事不可迟。
蚕女亦自念,牧童仍我随。
田中逢老父,荷杖独熙熙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昨夜春雷轰隆,早晨扛着锄头去南山坡锄草。
杏花应着时节开放,农事劳动不能迟缓。
女子独自在家养蚕,放牛的孩子跟随我下地。
在田里遇见见老父亲,一个人在辛勤劳作着。
注释
荷锄:荷是背负的意思,锄是农具之一的锄头,荷锄就是用一侧肩膀扛着锄头。
陂:山坡。
熙熙:象声词。
简析
《田家四时》是一首五言律诗,此诗写“春”。诗的首联以春雷始鸣,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开始;颔联杏花即将绽放,提醒人们农事紧迫、不可拖延;颈联写蚕女忙碌于养蚕,牧童则跟随诗人左右,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;尾联以偶遇田间老翁,手持拐杖、悠然自得的形象作结。整首诗语言清新,描绘出春耕时节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,流露出对自然、田园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。
梅尧臣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 3162篇诗文 234条名句
鹧鸪天·送廓之秋试
辛弃疾〔宋代〕
白苎新袍入嫩凉。春蚕食叶响回廊。禹门已准桃花浪,月殿先收桂子香。
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明年此日青云上,却笑人间举子忙。(青云上 一作:青云去)
贺新郎·国脉微如缕
刘克庄〔宋代〕
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,走笔答之。
国脉微如缕。问长缨何时入手,缚将戎主?未必人间无好汉,谁与宽些尺度?试看取当年韩五。岂有谷城公付授,也不干曾遇骊山母。谈笑起,两河路。
少时棋柝曾联句。叹而今登楼揽镜,事机频误。闻说北风吹面急,边上冲梯屡舞。君莫道投鞭虚语,自古一贤能制难,有金汤便可无张许?快投笔,莫题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