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棋·莫将戏事扰

王安石 王安石〔宋代〕

莫将戏事扰真情,且可随缘道我赢。
战罢两奁分白黑,一枰何处有亏成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下棋只是游戏,不要因输赢扰乱了自己的情绪,一切随缘便也可以算作是自己赢了。
反正等到下完棋,就把棋子收入匣中,空空如也的棋枰上又哪里去找什么胜败?

注释
奁(lián):指盛放器物的匣子。
枰:盘之类的木器具。

创作背景

  和许多文人一样,王安石也是一个大棋迷,但据史料记载:他“每与人对局,未尝致思,随手疾应,觉其势将败,便敛局曰:‘本图适兴忘虑,反至若思劳神,不如其已。’”(范正敏《遯斋闲览》)可见,王安石仅仅是把下棋当作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手段和工具。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以后无事可做,平时就喜欢找人下棋消磨时光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东篱子解译·王安石集全鉴·北京:中国纺织出版社,2020

简析

  《棋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以棋写事,通过对棋的描写表达出棋中的人生哲理,反映了诗人当时随遇而安的心境。全诗围绕下棋展开场面描写,不急不缓之中表达出人生处世的哲理,格调清新,兴味盎然,看似寻常,却自有其不寻常之处,颇堪赏玩。

赏析

  从此诗开头的两句“莫将戏事扰真情,且可随缘道我赢”就足以看出来,他把下棋只当作一种游戏而已,并不在乎输赢。围棋在许多文人眼里,的确只是一种玩物而已,只要自己高兴,胜负成败都可以不在乎。正如诗中所说的“战罢两奁收黑白,一枰何处有亏成”,其实下棋不过是自己显示逍遥闲适的方式罢了,在此诗中同样反映了王安石当时随遇而安的心境。所以说这首七言绝句是因棋有感,其格调清新、兴味盎然。看似寻常,却自有其不寻常之处。全诗围绕下棋展开场面描写,不急不缓之中表达出人生处世的哲理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东篱子解译·王安石集全鉴·北京:中国纺织出版社,2020
王安石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 1921篇诗文  759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调歌头·昵昵儿女语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欧阳文忠公尝问余:“琴诗何者最善?”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。公曰:此诗最奇丽,然非听琴,乃听琵琶也。余深然之。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,乞为歌词。余久不作,特取退之词,稍加隐括,使就声律,以遗之云。

昵昵儿女语,灯火夜微明。恩怨尔汝来去,弹指泪和声。忽变轩昂勇士,一鼓填然作气,千里不留行。回首暮云远,飞絮搅青冥。
众禽里,真彩凤,独不鸣。跻攀寸步千险,一落百寻轻。烦子指间风雨,置我肠中冰炭,起坐不能平。推手从归去,无泪与君倾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新城道中二首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东风知我欲山行,吹断檐间积雨声。
岭上晴云披絮帽,树头初日挂铜钲。
野桃含笑竹篱短,溪柳自摇沙水清。
西崦人家应最乐,煮芹烧笋饷春耕。

身世悠悠我此行,溪边委辔听溪声。
散材畏见搜林斧,疲马思闻卷旆钲。
细雨足时茶户喜,乱山深处长官清。
人间岐路知多少,试向桑田问耦耕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丰乐亭记

欧阳修 欧阳修〔宋代〕

  修既治滁之明年,夏,始饮滁水而甘。问诸滁人,得于州南百步之近。其上则丰山,耸然而特立;下则幽谷,窈然而深藏;中有清泉,滃然而仰出。俯仰左右,顾而乐之。于是疏泉凿石,辟地以为亭,而与滁人往游其间。

 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,用武之地也。昔太祖皇帝,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,生擒其将皇甫辉、姚凤于滁东门之外,遂以平滁。修尝考其山川,按其图记,升高以望清流之关,欲求辉、凤就擒之所。而故老皆无在也,盖天下之平久矣。自唐失其政,海内分裂,豪杰并起而争,所在为敌国者,何可胜数?及宋受天命,圣人出而四海一。向之凭恃险阻,刬削消磨,百年之间,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。欲问其事,而遗老尽矣!

  今滁介江淮之间,舟车商贾、四方宾客之所不至,民生不见外事,而安于畎亩衣食,以乐生送死。而孰知上之功德,休养生息,涵煦于百年之深也。

  修之来此,乐其地僻而事简,又爱其俗之安闲。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,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,俯而听泉。掇幽芳而荫乔木,风霜冰雪,刻露清秀,四时之景,无不可爱。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,而喜与予游也。因为本其山川,道其风俗之美,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,幸生无事之时也。

  夫宣上恩德,以与民共乐,刺史之事也。遂书以名其亭焉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